![图片[1]-长葛陈晓峰律师:公司财务侵占百万,结局让人警醒!-陈晓峰律师网](https://www.cxfls.cn/wp-content/uploads/2025/06/360截图20250623202110590.jpg)
文章简介
员工擅自挪用公司资金竟不构成盗窃?亲友代管财产拒不归还会坐牢吗?原来侵占罪的定罪关键在这一点!长葛资深律师以真实案例解析法律红线,教你守住财产底线。
文章正文
一份异常流水牵出的刑事案件
去年我代理长葛某机械制造企业的案件时,财务经理王某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收到的120万货款分30次转至个人账户。老板发现后要求退还,王某却以“临时周转”为由拖延,最后直接失联。公安机关以涉嫌职务侵占罪立案后,王某才意识到事态严重性。这类案件在中小企业中屡见不鲜,但许多人混淆了侵占与盗窃的区别——关键在于财物是否已由当事人合法持有。若像本案中王某作为财务人员经手公款后拒不归还,就符合《刑法》第271条的职务侵占罪要件。
亲友侵占更隐蔽:温情面具下的陷阱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长葛老人的遭遇。他将拆迁款60万交由侄子保管,对方却私自买了一套商品房登记在妻子名下。老人多次索要,侄子总以“帮您投资”“钱在理财”搪塞。直到收到我的律师函对方仍狡辩“只是借用”,最终法院从购房流水锁定侵占证据。这类熟人作案往往披着“帮忙”外衣,但根据司法解释:只要拒不归还且无合理理由,代管财产仍可构成侵占罪。许昌中院2022年就判决过类似案件,即便亲属关系也难逃刑罚。
![图片[2]-长葛陈晓峰律师:公司财务侵占百万,结局让人警醒!-陈晓峰律师网](https://www.cxfls.cn/wp-content/uploads/2025/06/360截图20250623195238503.jpg)
离职扣设备为何构成刑事犯罪?
去年处理的电商公司案很典型:员工李某离职后拒不归还公司配发的笔记本电脑,声称“抵偿加班费”。公司发出书面通知后他仍置之不理,甚至删除了机器内核心数据。开庭时李某坚称是民事纠纷,但《刑法》第270条明文规定: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即构成侵占罪。这台价值1.5万的设备已远超2万元的立案标准。最终李某退赃获缓刑,但刑事案底将伴随终生。
侵占与借贷的生死线:一句承诺的代价
我曾代理一起二手车行老板被诉案:客户张某付了15万定金提车后突然破产,车行多次催款无果便将车转售。张某却报警称车行侵占财产。关键分歧在于:张某提供的借条上写着“三月后回购”。正是这行字让案件从民事违约转为刑事自诉——因为车行未按约定保留车辆,而是擅自处置他人财产。这里要特别提醒:若财物权属已转移却拒不返还,即便签过协议仍可能触犯侵占罪。这就是为何买卖合同纠纷常暗藏刑事风险。
![图片[3]-长葛陈晓峰律师:公司财务侵占百万,结局让人警醒!-陈晓峰律师网](https://www.cxfls.cn/wp-content/uploads/2025/07/微信截图_20250614155850.jpg)
办案十年,最痛的教训是什么?
在我办理的67起侵占案件中,90%的被告人起初都认为“钱过阵子还上就没事”。但法律认定“拒不归还”的核心在于行为:转移财产、失联、伪造凭证等都将成为定罪依据。曾有客户收到传票才急忙卖房筹款,但此时银行流水已显示其半个月前刚买新车。法官当庭质问:“若真打算还款,为何还大额消费?”最终他被判实刑。我常对当事人说:侵占罪是“救得急”的犯罪——只要在立案前全款退赃并获谅解,就可能避免刑责。这也是为何我总建议纠纷出现时立即固定证据并咨询专业律师,一念之差可能改写人生。
发现财产被侵占切勿私力救济!建议保留转账记录、催款录音等证据,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如需专业分析可联系陈晓峰律师面谈,咨询电话:15188506266(微信同号)。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