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在实践中应用应当把握的原则有哪些?

不能假借正当防卫名义实施伤害他人的行为

图片[1]-关于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在实践中应用应当把握的原则有哪些?-陈晓峰律师网

正当防卫的概念

正当防卫,这一法律术语,是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听到的词汇,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往往被误解和滥用。本文旨在探讨正当防卫在实践中的应用,以期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一法律原则。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正当防卫的概念。正当防卫是指在受到非法侵害时,为了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采取必要的防卫措施,造成对侵害者的损害,依法不负刑事责任。正当防卫的核心在于“必要性”,即在紧急情况下,采取的防卫行为是必要的,合理的,而非过度的,恶意的。然而在实践中,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以正当防卫为名,行故意伤害之实。这种滥用正当防卫的行为,不仅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也败坏了正当防卫的声誉。因此,我们需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正当防卫,避免走入误区。

正当防卫应把握的原则

在运用正当防卫时,我们需要把握以下几个原则:1. 紧急性原则。即在紧急情况下,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才可以实施正当防卫。非紧急情况下,不得随意实施防卫行为。2. 必要性原则。即防卫行为应当是必要的,合理的,不能超过必要的限度。对于轻微的侵害,不得采取严重的防卫行为。3. 情况变化原则。即在防卫过程中,如果侵害者停止侵害或者已经无法继续侵害,防卫行为应当立即停止。4. 保护合法权益原则。即防卫行为的目的应当是保护自己或者他人的合法权益,而非故意伤害他人。以上原则,是我们运用正当防卫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些原则,我们才能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正当防卫,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十条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律师分析:

河南葛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晓峰认为:电影《第二条》是张艺谋目前最好的电影,引发的评论和影评也很多,但是法律不是冰冷的逻辑,许多人都是事后诸葛亮,我们坐在电影院里面去审视整个案件,我们用的是上帝视角。但是我们不能去苛求当事人也和我们一样,在面对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的大脑和理性的思维,能够精确计算出手实施防卫的时间,以及实施防卫的力度要和受到侵害的程度刚好相等,不能超过,否则就有可能是防卫过当了。根据法律规定,正当防卫无罪,防卫过当有罪。如果不能保证做到一个理性人,那么最好在遭受到不法侵害的时候要抱头鼠窜,不对别人造成伤害百分百无罪。如果实施正当防卫还击,有可能给对方造成伤害,有可能因防卫过当而因此获刑,这样的后果是得不偿失,谁都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作为一个理性人,很可能要做的,就是选择沉默和逃避,因为《刑法》第二十条很可能会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沉睡,它无法确保:当你行使正当防卫权利的时候免受错误的刑事处罚。(不鼓励就算了,还要处罚?我看还是算了!)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陈晓峰律师的头像-陈晓峰律师网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