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长葛掩隐罪辩护手记:不认罪认罚背后的博弈-陈晓峰律师网](https://www.cxfls.cn/wp-content/uploads/2025/07/00.jpg)
文章简介: 认罚就可以减轻处罚?掩隐案件中保持沉默甚至“死扛”,真的能独善其身吗?长葛律师亲历真实案件,剖析掩隐罪中不认罪、不认罚的法律后果与策略博弈!原来,选择背后的法律风险远超当事人想象!
文章正文:
(一)长葛某掩饰隐瞒案始末 去年,我承办了一起发生在长葛某乡镇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当事人小李经营着一间规模不大的汽修厂。几名“熟客”频繁开来不同的、明显高于市场价值但手续不全的高档二手车请他“处理”。起初,小李虽有疑虑,但面对高额利润,他抱着侥幸心理,不仅低价收购,还迅速拆解、翻新并转售牟利。案发后,上游犯罪团伙落网,小李被牵连其中。公安机关依法冻结了他的账户,查封了涉案车辆和部分财产,并以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他采取了强制措施。这个案子很典型,一开始,小李面对办案人员的讯问,抵触情绪很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认识不足,总觉得“我只是做生意收车,他们犯事跟我有什么关系”?甚至认为只要自己“什么都不说”、“不承认”,办案机关就拿他没办法。这种“不认罪”的态度,贯穿了侦查阶段。在我多次会见他,详细分析了案情、证据链条以及掩隐罪的构成要件后,他才开始真正正视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
这种案子在长葛乃至全国基层都时有发生,很多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对“掩隐罪”的认知几乎为零。直到被刑事立案,才意识到收赃、销赃行为的严重性。实践中,上游犯罪(如诈骗、盗窃)的受害者损失能否挽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赃款赃物的追缴,而打击掩隐犯罪,正是切断这个链条的关键环节。
(二)掩隐罪的“硬核”门槛与辩护空间 《刑法》第三百一十二条对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有明确规定,只要行为人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隐瞒的,即构成本罪。这里的“明知”,包括知道和应当知道。实践中,“应当知道”的判断非常关键,往往通过物品的交易价格、方式、时间、地点及行为人与上游犯罪人的关系等客观情况来综合推定。
在长葛经办的许多类似案件中,辩护的重点往往就在于“明知”的认定上。比如,收车价格是否明显低于市场价?对方是否提供不了合法来源凭证?交易过程是否异常隐蔽?行为人对物品来源是否做过简单查询就能发现问题?这些细节决定了“明知”是否成立,也是辩护人争取改变定性(如改为轻一点的罪名)甚至争取无罪的关键切入点。同时,也要综合考量涉案财物的价值、行为人获利情况、是否初犯偶犯、悔罪表现、是否积极退赃退赔弥补被害人损失等情节。本案中,小李收购的价格远低于正常二手车市价数万元,且多次交易均有现金支付不留痕迹,这些客观证据对他非常不利。
![图片[2]-长葛掩隐罪辩护手记:不认罪认罚背后的博弈-陈晓峰律师网](https://www.cxfls.cn/wp-content/uploads/2025/06/微信截图_20250619144005.jpg)
(三)不认罪认罚的沉重砝码 当案件进入审查起诉阶段,检察院向小李提出了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建议。我深知,对于掩隐罪这类财产型犯罪,特别是涉案金额较大、证据又比较扎实的情况下,选择认罪认罚通常是量刑“最优解”。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国家给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过、节省司法资源的机会,量刑上会有实实在在的优惠,而且程序会更简化。 然而,小李当时的内心仍然充满挣扎和侥幸。他担心一旦认罪,就坐实了犯罪,财产可能都被没收;甚至误信了所谓“江湖传言”,觉得“扛着不认罪,检察院也没法定”。他明确表示不接受“认罪认罚具结书”。这个决定,让他彻底错失了在审查起诉阶段争取最大幅度从宽量刑(如显著减轻处罚,甚至争取缓刑)的黄金窗口期。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和实践经验,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能获得的量刑减让幅度通常是最大的。错过这个节点,即使将来在审判阶段认罪,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四)法庭上的辩护与裁决的反思 案件最终移送到长葛市人民法院。庭审中,虽然我们围绕“明知”的程度以及小李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他是下游销赃环节)做了充分的辩护,强调了其作为小本经营者的认知局限性和案发后的部分退赔行为,但前期“不认罪认罚”的态度,以及客观证据的指向性,已然构成了巨大的障碍。法院经审理认为,小李的行为已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鉴于其涉案金额、次数及社会危害性,虽部分退赔,但因未在审查起诉阶段认罪认罚,无法适用大幅度的从宽处罚规定。最终,他被判处实刑并处罚金。宣判后,小李追悔莫及。他私下对我说,如果当时能早点听律师的专业意见,放下执念和侥幸,选择认罪认罚,配合调查,积极退赃,现在的结局很可能大不一样,也许能争取到缓刑机会,不至于身陷囹圄。这个案子深深触动了我。许多当事人及其家属对“认罪认罚”存在极大的误解,要么过于轻视其意义,觉得是个“形式”;要么过于恐惧,以为认罪就是“认栽”。其实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和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协商机制和利益平衡点。
(五)给长葛老乡们的法律提醒 在掩隐案件中,证据的收集往往围绕着资金流向、物品来源展开,链条相对清晰。面对确凿的证据链条,盲目采取“不认罪”、“不认罚”的硬抗策略,几乎等同于放弃了法律赋予的从宽机会。这不仅可能导致错过获取较轻刑罚的最佳时机,在财产处理上(如追缴、没收、责令退赔)也可能更无余地。即使最后法院依然认定有罪,过程中的不配合态度本身也会成为否定其悔罪表现、影响量刑考量的重要因素。作为常年服务于长葛本地的法律工作者,我由衷地建议:一旦卷入刑事案件,尤其是涉财类的犯罪如掩隐罪,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律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帮你“打仗”辩护,更在于为你分析案情证据、预判走向、精确解读法律政策、评估不同策略(包括认罪认罚)的利害得失,从而帮助你在这人生的至暗时刻,做出对自己、对家庭相对最有利的选择。
![图片[3]-长葛掩隐罪辩护手记:不认罪认罚背后的博弈-陈晓峰律师网](https://www.cxfls.cn/wp-content/uploads/2025/06/微信截图_20250619144402.jpg)
如果您或亲友遇到类似法律困境,欢迎咨询长葛陈晓峰律师。电话:15188506266。我们立足长葛,提供专业、务实的法律服务,助您明辨是非,维护权益。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