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葛案鉴|掩隐罪能否无罪释放?陈晓峰律师亲历案件解读

图片[1]-长葛案鉴|掩隐罪能否无罪释放?陈晓峰律师亲历案件解读-陈晓峰律师网

文章简介
当亲人突然因掩隐罪被带走,家属的救命稻草在哪里?长葛一宗电缆案意外牵出农用车销赃争议,嫌疑人最终获释的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法律博弈?掩隐罪的无罪空间到底在哪?陈晓峰律师以实战案例揭秘关键辩点!


一桩农用车引发的掩隐罪风波

去年深秋,许昌某废品站老李的经历让人唏嘘。他花1.2万元收购的农用车竟牵出电缆盗窃大案——经核查该车系用赃款购买。凌晨五点被破门带走的场景,至今让我想起那通家属带着哭腔的求助电话。这个被控”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案子,恰恰暴露出普通人最易踩中的法律盲区:对财物来源的审查疏忽不等于”明知犯罪所得”。

现场扣押清单显示车辆残旧不堪,连发动机编号都已磨损。当公诉方将”明显低于市场价”作为指控核心时,我们调取了长葛城乡结合部十年间的二手农机交易记录。数据显示:过户价格普遍不足新车三成,残值车更是存在千元交易实例。价格认知偏差的实证,成为打破有罪推定的第一块盾牌。


图片[2]-长葛案鉴|掩隐罪能否无罪释放?陈晓峰律师亲历案件解读-陈晓峰律师网

无罪释放的三道法律闸门

在办理另一起超市收赃案时,收银员小张的经历更具启发性。公诉人主张”扫码时系统自动显示被盗商品预警”,看似坐实主观明知。但我们通过电子数据恢复发现:案发当日系统故障致5万条商品信息误标红。最高法指导案例176号明确指出,过失行为不构成掩隐罪的主观要件。

更值得关注的是刑诉法第五十五条确立的证据裁判原则。去年在郑州中院开庭的物流案中,托运单被篡改的关键事实未被当庭核验,直接导致掩隐指控证据链断裂。这也印证了实务中的无罪铁律:涉案物品流转路径不清、主观明知证据单薄、财物价值未达追诉标准,任何一项都可能成为无罪突围的突破口。


风险预判比辩护更重要

每次走进盛合丽晶酒店西座办公室,墙上那面”无罪释放”锦旗都让我深省:法律风险的防范永远优于事后救济。许昌某机械厂曾差点因采购二手电机入罪,我们在尽调中发现供应商提供的”报废证明”系伪造,紧急叫停交易避免涉案。

今年初发布的《涉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司法解释(征求意见稿)》释放重要信号:对正常经营活动中预付货款后得知上游涉案,立即终止交易并报备的,拟作出罪化处理。这提醒广大经营者:建立供应链合规审查机制,遇到可疑交易时保存沟通记录并申报,往往能成为脱罪的关键书证。


长葛企业家必知的无罪要点

近期在葛天律所接待咨询时,发现很多本地企业主对掩隐罪存在认知误区。实际上在许昌中院2023年发布的十大参考性案例中,王某某掩饰隐瞒案的无罪判决确立了重要规则:行为人能提供相反证据证明不知财物来源非法时,举证责任将转回控方。

特别提示从事再生资源行业的企业:务必建立”三查一留”风控体系,即查卖家身份、查物品权属、查价格合理性,留存交易全过程影像。去年某镇废旧钢轨收购案的无罪判决,正是依靠完整的过磅录像证明交易真实性。这比事后补救更具防御价值。


图片[3]-长葛案鉴|掩隐罪能否无罪释放?陈晓峰律师亲历案件解读-陈晓峰律师网

结语
每宗掩隐罪案件都是情与法的天平之舞。在长葛新区陈寔路的办公室,见证过太多从绝望到重生的故事。当侦查卷宗铺满桌面时,我始终相信:再细微的交易痕迹都有迹可循,再复杂的案情都有解法。正义不会辜负法律人的坚守,更不会辜负心存善念的普通人。

(如有具体法律纠纷需咨询,可联系陈晓峰律师团队,咨询电话:15188506266)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3 分享
陈晓峰律师的头像-陈晓峰律师网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